廣東裝配式建筑分會 2020-12-24 2232
2020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特刊-廣東篇 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十三五”以來,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指導與幫助下,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機遇,全力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切實防范房地產市場風險,不斷完善住房保障體系,提升城鄉建設管理水平,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各領域改革攻堅,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兩個維護”,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 堅持黨建引領 為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 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堅持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各項工作提供堅強思想政治保證。 強化理論武裝。認真落實“第一議題”“三會一課”等學習制度,打造“粵建大講堂”“粵建青年理論學習小組”等品牌。完善政治要件辦理機制,建立工作臺賬,加大督辦力度,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持續開展“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確保入腦入心、融會貫通。 創建模范機關。制定模范機關創建活動工作清單,明確具體任務,扎實開展機關黨建“燈下黑”“兩張皮”問題治理,持續推進“查弱項、補短板、強質量、走前列”活動,嚴肅整頓黨支部記錄人員不固定、學習被動落實等問題。在全省非公龍頭企業9個建筑工地、10個社區物業服務企業開展“支部建在工地上”“支部建在社區上”試點,召開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兩新”黨建工作推進會暨建筑工地、社區物業黨建工作試點現場會,有效推動黨的組織和工作延伸到建筑工地、物業小區、行業協會。 抓實黨風廉政。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明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分工,壓實“一崗雙責”。持之以恒正風肅紀,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扎實推進內部審計工作,發揮審計監督職能,增強工作獨立性和權威性。 提升“住有所居” 增強人民幸福感、獲得感 一磚一瓦筑起的不僅是為人民群眾遮風擋雨的房子,更凝聚起奔向幸福生活的希望。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與千家萬戶切身利益緊密相連,更關系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從地方實際出發,采取差異化調控措施,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提升“住有所居”水平。截至2020年9月底,“十三五”期間,全省新開工棚戶區改造住房20.2萬套,完成任務的134.3%,實現投資額632.83億元,基本建成棚戶區改造住房14.2萬套,完成任務的156%,新增分配公共租賃住房和租賃補貼31.17萬戶,新增保障約101.3萬人。其中,2020年1~9月,全省新開工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1.89萬套,發放租賃補貼約2.69萬戶,超額完成住房保障的任務,廣州、深圳成為國家政策性租賃住房試點城市。疫情防控期間,為保障對象減免租金約3.3億元,惠及45萬人。 “十三五”期間,廣東省住房公積金服務效能穩步提升,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面不斷擴大,住房公積金制度導向明確精準,全省住房公積金運行平穩高效,主要指標居全國前列,為繳存職工解決基本住房問題發揮重要作用。2019年,建成粵港澳大灣區住房公積金信息共享平臺,減少辦事要件、縮減審批時限,無需職工在兩地跑動即可便利辦理跨地區業務。實施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共為7089家企業減輕負擔約9.91億元。 為使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圍繞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持續發力,以更大投入、更精準措施推進城鄉、區域綠色協調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持續發力。 強化品質提升 建設美麗宜居城鄉 高品質的發展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成為了新時代的重要目標和任務。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不斷完善城市市政設施建設,推動城市水污染治理,推廣垃圾分類理念,著力提升城鄉品質,打造美麗宜居城鄉環境,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更高需求。 城市市政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和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期間,全省新建天然氣門站9座、儲配站39座、城市供氣管道1.97萬公里。截至2020年5月底,全省城市管道天然氣居民用戶共1029萬戶,用氣人口3292.8萬人,普及率由“十二五”期末的36.62%增長至48.98%。加快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建設,截至2020年6月底,廣東省已開通運營地鐵線路24條,運營有軌電車線路4條,在建(立項)地鐵線路30條,運營里程居全國首位。 大力推動城市水污染治理,生活污水處理能力持續保持高位。截至2020年10月底,廣東省已建成城市(縣城)生活污水處理設施380座,處理能力達2748萬噸/日,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笆濉币詠恚瑥V東省累計新增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14座,新增處理能力779.42萬噸/日。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全面提速。全省建成城市(縣城)污水管網約7.4萬公里,其中“十三五”以來建成污水管網3.9萬公里,占全省歷史總量的53%,是“十二五”時期建設總量的4倍?!笆濉敝两瘢沂∩钗鬯幚砟芰θ嫣嵘鬯幚韽SCOD(化學需氧量)削減684.13萬噸,BOD(生化需氧量)削減308.17萬噸,截污減排效益逐步顯現。 生活垃圾處理格局取得歷史性突破。今年11月,《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經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進一步強化了垃圾分類剛性約束。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制定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示范創建指引、工作評估辦法等系列配套政策,形成“1+N”制度體系。2020年12月10日至11日,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在廣東召開,廣東在實踐中探索形成了全省統籌、整體謀劃、分類推進的垃圾分類工作模式獲得認可。“十三五”以來,新建成63座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處理能力8萬噸/日,約占當前總處理能力的58%。全省已建成149座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總處理能力為14.9萬噸/日,是生活垃圾日產生量的1.2倍,生活垃圾處理格局實現歷史性飛躍。其中焚燒處理能力9.4萬噸/日,廚余垃圾處理能力近1萬噸/日。焚燒處理占比超過2/3,全省共擁有16個3A級生活垃圾焚燒項目,占全國總數的1/3。 改善城市居住環境質量。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推進機制初步形成,政策措施和技術標準體系逐步完善。據不完全統計,“十三五”以來,全省改造老舊小區580個,涉及居民超48萬戶。2020年1~9月,全省納入中央財政補助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已完成51個,涉及4.43萬戶,正在改造302個,涉及14.98萬戶,按戶數統計開工率為74.86%,完成投資額3.5億元。社區體育公園建設政策和標準體系逐步建立,“十三五”期間全省新建成社區體育公園2400多個。提升公園綠地品質,截至2019年年底,我省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38.18%,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3.3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8.13平方米,較“十二五”期末分別提升了0.86%、1.88%、0.73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園面積已提前實現《全國城市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13~2020)》工作目標。 完善歷史文化保護體系。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規劃編制有序推進,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筑確定基本完成,歷史文化遺產活化利用進一步加強,涌現出廣州永慶坊、汕頭小公園、潮州牌坊街等一批歷史街區保護利用范例,獲得各方肯定?!笆濉睍r期,保護名錄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共有8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5個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15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9個廣東省歷史文化名鎮、25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56個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1片中國歷史文化街區,劃定99片省級歷史文化街區,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強化風貌塑造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全面推進農房管控和鄉村風貌提升,以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促進農村優化發展,以傳統村落保護留住鄉愁,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鄉村振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增強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三五”期間,廣東省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6.89萬戶,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確定為2018年度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積極主動、成效明顯省份。高州市被列為農村危房改造國務院激勵對象。加快推進全省農村削坡建房風險排查防治,研究制定農村削坡建房整治技術、建房技術指引。截至目前,全省排查農村削坡建房風險點共6.52萬處(戶)。 推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截至2020年10月底,廣東省1125個鄉鎮中,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已覆蓋927個,已建成鎮級生活污水處理設施831座,處理能力達500萬噸/日以上?!笆濉币詠?,全省累計新增鎮級生活污水處理設施527座,新增處理能力約200萬噸/日;全省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由21.9%提升至82.4%;全省建成鎮級污水管網約1.5萬公里,其中“十三五”以來建成污水管網約0.96萬公里,占歷史總量的64%。完成列入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清單的505個鎮級填埋場整改,新排查的182個鎮級填埋場已完成整改172個,344個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完成整治334個。 組織開展傳統村落保護。組織各地對中國傳統村落統一設置中國傳統村落保護標志,實施掛牌保護。“十三五”期間,推動137個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單,57個村落列入中央財政支持范圍。截至2020年10月底,全省共有中國傳統村落263個、廣東省傳統村落186個,爭取中央財政支持資金4.44億元。組織研究編制《廣東省鄉村風貌修復提升指引及負面清單指引》等課題,大力開展設計下鄉、農村建筑工匠培訓評價,避免盲目跟風“刷白墻”“千村一面”、照搬外省建筑風格等現象,翁源縣農房設計下鄉經驗做法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推廣全國借鑒學習。 強化科技創新 引領建筑業轉型升級 “十三五”以來,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推動建筑業開啟深刻變革,推動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 “十三五”期間,廣東省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建筑業總產值逐年攀升,首次突破一萬億元大關,從2016年的9652.31億元增至2019年的1.66萬億元,年均增幅18%。培育大型建筑業企業和優秀建筑人才,推動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專業承包企業做優做精,全省共有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的企業30家、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18人、廣東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19人、省傳統建筑名匠19人。建筑業改革取得較好成效,大力發展工程總承包模式和全過程工程咨詢,實施工程總承包的項目超過4000個,全過程工程咨詢試點企業77家。積極探索建筑師負責制,試點項目20個。推行施工過程結算,提高工程建設管理水平和效益。建設工程保證保險推廣應用,將商業保險制度引入工程建設領域,保額超25億元。招標投標管理改革不斷深化,聚焦“主動賦權、提質增效、創新監管”三大重點方向推出16項改革措施,構建具有廣東特色的公平、擇優、競價、廉潔、高效的招標投標制度環境。 粵港澳建筑合作多層次全方位推進。鼓勵粵港澳建筑及工程服務領域人員互動、觀念互通、技術互學、作風互鑒,推動惠港惠澳各項政策落地。一是促進人員資格互認,已有建筑師、房地產估價師等6類專業互認,1630名香港人士取得內地執業資格,151人在廣東注冊執業,2家香港獨資建筑事務所申領內地資質并開業。二是促進管理模式互通,在前海、橫琴、南沙自貿試驗區項目上試點實施香港(澳門)工程建設管理模式,試點項目總投資達25.49億元。三是促進經驗技術互學,引導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工程設計聯盟”“粵港澳大灣區生態及景觀聯盟”等行業組織,指導粵港澳大灣區行業組織、商協會開展交流活動超30場次,約1000家企業參加,促成超500個工程項目對接。 強化建筑科技創新。積極發展新型建造技術和建造方式,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筑擴量提質,推廣應用CIM(城市信息模型)、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全面提升建筑全過程綠色化水平,今年11月出臺了《廣東省綠色建筑條例》。“十三五”期間,全省新增綠色建筑面積超過5億平方米,建筑節能領域累計形成858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超8030萬平方米,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開工建筑面積的比例達11.45%,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62%,完成目標任務。全國率先實現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工作全網絡化操作,出臺全國首部智慧燈桿地方標準等標準、規程146部,34個項目獲得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建立2個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1個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截至目前,全省在建房屋市政工程項目用工實名制覆蓋率已達99.17%。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欠薪案件保持動態清零良好勢頭,前三季度欠薪涉及項目數、人數、金額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21%、38%和31%。開展打擊“掛靠”專項整治,嚴厲查處轉包和違法分包等行為,出臺危大工程安全管理實施細則、質量安全管理“十不準”、危大工程“六不施工”、建筑起重機械“十個不準”等系列規定。自2018年以來,我省受監房屋市政工程連續三年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截至2019年年底,“十三五”期間全省32項工程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545項工程獲廣東省建設工程優質獎。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迅速行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利用“用工實名制系統”加強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有效保障全省1.7萬余個工地安全和有序復工復產;對全省2.9萬個物業管理區域實施封閉式管理,嚴控社區傳播渠道;率先發出加強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及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確保城市運營秩序正常;在疫情防控轉入常態化后,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建設工地全面復工達產各項工作,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 全面深化改革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堅持以改革育新機,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激活經濟發展新動力。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走在全國前列。廣東省出臺改革總體實施方案,制定區域評估、一窗受理等60余份配套文件,形成“1+N”的審批制度體系。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四統一”,審批服務事項由106項精簡至79項,建立各階段“一家牽頭、并聯審批、限時辦結”的審批新模式。建成省、市兩級審批管理新系統,實現政府投資、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分別壓縮至100個工作日和60個工作日以內的改革總目標,今年年初以來,已有3萬多個項目實現在線審批,改革總體進程走在全國前列。“區域評估+告知承諾制”等3項改革措施納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第一批改革經驗并向全國推廣。全面實現房屋市政工程聯合審圖,建成全省統一的數字化施工圖聯合審查系統,優化審查備案方式,網上審圖超2萬件。精簡施工許可證核發流程,辦理時限壓縮至法定時限30%以內,全省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全面實行施工許可電子證照。截至11月底,全省已累計簽發施工許可電子證照超過16000個。 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許可事項全面實現“零跑動”。2018年,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批準作為企業資質管理“放管服”改革試點省,廣東將多項省級行政許可事項委托下放地市實施。推進“數字住建”建設。廣東全面推動不見面審批和“零跑動”,并主動為企業服務,住房公積金、執業資格注冊、公租房等業務進駐“粵省事”平臺。率先將工程勘察、工程設計等企業資質證書有效期統一延長一年半,惠及全省1.4萬多家建筑業企業、1.6萬個資質。截至目前,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省級171項政務服務事項中,170項可網上辦理,網上可辦理率達99.4%;40項公共服務事項中,39項可網上辦理,網上可辦理率達97.5%;115項行政許可事項(辦理項)全部實現網上全流程辦理,實現“零跑動”;8項企業資質許可事項進駐“粵商通”平臺。 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推進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掃黑除惡“線索清倉”和“行業清源”,以“三大攻堅行動”、省掛牌整治重點縣(市、區)突出問題、十大重點行業領域突出問題整治為抓手,持續推動“攻堅重點問題、重點地區、重點案件”,大力整治行業亂象。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三年以來,截至2020年11月,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采取針對性措施補短板、堵漏洞、強監管,制定完善行業監管政策139份,出臺措施文件593份。 揚帆破浪開新局 勇立潮頭書華章 回首“十三五”,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成果豐碩。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黨中央、國務院、廣東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離不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指導支持,也離不開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的上下一心、團結拼搏。 展望“十四五”,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堅定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引領我們事業發展的根本遵循,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開啟“十四五”,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把握好“雙區”建設、“雙城”聯動等重大機遇,突出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發展重點,強化引領作用,全力推動相關工作持續健康發展,以實際行動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到實處,為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更大貢獻。 ★ 來源:中國建設報
下一資訊:項目信息 | 近3小時84輪廝殺!萬科勝出!63億奪廣州新塘宅地
上一資訊:項目信息 | 全國裝配式面積最大項目建設重要進展 又一項目開工
項目信息 | 近3小時84輪廝殺!萬科勝出!63億奪廣州新塘宅地 (2020-12-24)
項目信息 | 城更 廣東重磅發布“十四五”規劃建議 廣州城市更新有重大利好 (2020-12-24)
項目信息 | 廣州市白云區12.97億元出讓3宗商業用地 宗地總面積8.29萬平 (2020-12-25)
項目信息 | 全國裝配式面積最大項目建設重要進展 又一項目開工 (2020-12-21)
地方動態 |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調研組到湛江開展裝配式建筑發展和鋼結構住宅試點工作調研 (2020-12-18)
推廣目錄 | 《裝配式建筑適用技術與產品推廣目錄》第一批-2020版連載(二十二)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