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婷婷五月国产色综合,9久精品久久综合久久,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不卡,亚洲丶国产丶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地方政策 > 詳細內容

地方動態丨裝配式80%!成都市印發大力推進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助力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的實施意見

廣東裝配式建筑分會     2021-09-03     2716

圖片

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大力推進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助力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的實施意見
文  號:成辦發〔2021〕81號
簽發時間:2021-08-24
生效時間:2021-08-24

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發展綠色建筑的決策部署,大力推進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積極落實碳達峰碳中和要求,助力成都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經市政府同意,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為統領,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以促進成都率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以做強做優綠色建筑產業生態圈為支撐,全面推行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建設、綠色生活,構建綠色社區聚落,完善綠色城市體系,創造綠色應用場景,厚植成都建設便捷化、均衡化、綠色化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新優勢,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總體目標  
(一)全面發展綠色建筑。到2025年,全市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一星級及以上標準;全市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的新建農民集中居住區、新建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筑100%執行綠色建筑基本級及以上標準;全市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執行不低于70%節能標準;與老舊小區改造同步實施老舊建筑的節能、減排、節水、降噪等綠色化改造,同步改造率達到80%以上。  
(二)全面推行綠色建造技術。到2025年,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比例達到80%綠色建材應用比例不低于60%;建成區50%以上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  
(三)全面發展綠色建筑產業集群。到2025年,基本建成綠色建筑施工、綠色建筑相關制造業、綠色建筑相關服務業組成的萬億級綠色建筑產業集群,其中綠色建筑施工的總產值力爭突破8000億元,綠色建筑相關制造業和綠色建筑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達到2000億元以上。  
(四)全面構建綠色生產生活場景。到2025年,中心城區建成區職住實現平衡適宜,適齡就業人口平均通勤時間縮減到35分鐘,45%適齡就業人口實現30分鐘內通勤,綠色交通分擔率達到70%,打造美好公園社區500個。  
三、主要任務  
(一)實施高標準引領示范,推進綠色建筑提標擴面成勢  
1.健全綠色建筑管理機制。推動出臺成都市綠色建筑促進條例,建立完善在土地出讓、立項批復、施工圖審查、施工及竣工驗收等階段進行管控的綠色建筑管理制度,加強綠色建筑日常運行監測管理。加快推進綠色建筑標識管理,支持企業申報國家和國際綠色建筑標識認證。  
2.提升綠色建筑能效水平。提高建筑節能標準,鼓勵發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與老舊小區改造同步實施老舊建筑節能、減排、節水、降噪、雨污分流和管網改造等綠色化改造。積極推廣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空氣源與地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以及圍護結構保溫隔熱、雨水回收利用等節能、節水技術應用。發布公共建筑能耗限額,制定公共建筑年度用能監測、公示制度。制定農房節能改造技術圖集和指南。  
3.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筑。提高建筑裝配率,2021年起,全市城鎮新建建筑原則上全部執行裝配式建筑要求,單體或平均裝配率不低于40%,其中政府投資項目以及總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項目、居住建筑部分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以上的混合類項目,裝配率不低于50%。市政項目除必須現澆的部分外,全部采用裝配式方式建設,軌道交通項目盾構區間采用裝配式方式建設。大力發展裝配式裝修,實施管線、廚衛、吊頂、墻體等一體化集成技術。建立裝配式部品部件生產及裝配式應用項目的質量管理體系,構建信息追溯與企業信用管理機制。  
4.擴大綠色建材應用范圍。配合發布綠色建材推廣應用目錄,開展綠色建材星級評價和推廣應用試點示范,打造綠色建材品牌。建立健全綠色建材采信選用機制,政府投資工程、社會投資重點工程項目率先選用綠色建材。完善綠色建材評價與信息管理系統,建立綠色建材數據庫和信息采集、共享制度,建立綠色建材第三方信息發布機制。  
5.推進建筑垃圾循環利用。推動建筑垃圾源頭減量,明確建設各階段建筑垃圾排放標準,實行建筑垃圾分類排放,開展建筑垃圾“零排放”試點項目建設。加強建筑垃圾管理和資源化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研發,推動建筑垃圾分類集中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倡導各類建設工程項目就近就便對建筑垃圾進行綜合利用,逐步提高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及其構件產品的使用比例。  
(二)推行綠色建造技術,構建全壽命周期建設管理體系  
1.構建數字化設計體系。加快推進數字設計基礎平臺和系統應用,統籌建筑設計各專業及部品部件、裝配施工、裝飾裝修,推動一體化集成設計。開展部品部件標準化建筑信息模型(BIM)建設,構建裝配式部品部件BIM資源庫,推動裝配式部品部件模數化、標準化。  
2.推廣智能化建造體系。加大建筑機器人、智能控制造樓機等一體化施工智能建造設備的推廣應用力度,構建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體系。引導施工單位研發與精益化施工相適應的部品部件吊裝、運輸與堆放、部品部件連接等施工工藝工法,提升現場施工工業化水平。編制成都市綠色建造技術導則,完善與綠色建造相適應的精益化施工組織方式,打造一批綠色智慧示范工地。培育一批具有智能建造系統解決方案能力的工程總承包企業,鼓勵龍頭企業發展系統化集成設計、智能化生產、智能化施工、智慧化監管、智慧化運維等全產業鏈融合新業態。  
3.打造智慧化運維管理體系。以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為基礎,匯聚時空基礎數據、資源調查數據、規劃管控數據、公共專題數據等城市基礎數據[地理信息系統(GIS)類],城市部件數據、工程建設項目三維數據模型等物理形態數據(BIM類)和城市感知數據、社會大數據等物聯網動態數據[物聯網(IoT)類],打造智慧化多維感知體系。加強地下管線和地下綜合管廊系統化智能運營和管理,推進市政設施智慧化升級改造和管理,加快建立“互聯網+監管”的建筑用能管理機制。以“新城建”對接“新基建”,推動數字城市和物理城市同步規劃、同步建設。以城市體檢平臺和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為基礎,提升城市運行監測水平,構建數據化、可視化、智慧化管理機制。  
(三)發展綠色建筑產業集群,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  
1.夯實綠色建筑產業發展基礎。在武侯區、龍泉驛區分別布局建筑服務業產業社區和建筑裝備生產產業社區,在簡陽市、金堂縣布局建筑制造業產業社區的基礎上,加快推進綠色建筑相關產業功能區建設。構建完善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產業發展創新體系,支持各類創新主體建設綠色建筑產學研聯合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開展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建立綠色建筑產業研究院,統籌大型企業集團、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單位,建立綠色建筑產業聯盟。積極配合定期發布成熟綠色建筑技術目錄,開展重大科技應用示范,發揮重點項目以及大型項目示范引領作用,開放拓展應用場景。  
2.推進建筑相關制造業創新發展。加快推進建筑節能、建筑節水、可再生能源、建筑智能化、一體化集成、裝配式裝修等綠色環保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發展。推動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關鍵核心技術和產品。大力發展中大型塔式起重機、成套自動化部品部件生產設備等高端建筑機械和智能設備。支持利用農作物秸稈、竹纖維、木屑等發展生物質建材。豐富可再生能源技術應用場景,促進太陽能相關產業與綠色建筑一體化發展,鼓勵利用工業建筑、公共建筑屋頂等資源實施分布式光伏發電。  
3.推進建筑相關服務業集成發展。建立研發、設計、檢驗檢測、標準、認證等服務平臺,鼓勵發展綠色建筑研究開發、技術轉移、創新孵化、知識產權、科技咨詢等服務業。搭建綠色建筑要素市場交易電子商務平臺,打造集倉儲、展示、交易、物流于一體的建材綜合市場。支持打造綠色建筑服務業專業特色樓宇。大力開展綠色建筑國際合作,組織舉辦區域化、國際化的建筑展會,打造綠色建筑國際博覽會。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開發適合綠色建筑特點的綠色金融產品。  
(四)營造綠色城市場景,發展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1.打造綠色集約的居住生活場景。多維度完善美好公園社區規劃和建設導則,構建綠色居家、綠色出行、綠色公共空間格局,打造綠色生態小區。在城市更新、軌道交通場站綜合開發(TOD)、地下空間開發、新區建設中,推進零碳建筑等示范項目建設。開展綠色生態城區建設試點,全市公園城市示范片區建設原則上應全部按照綠色生態城區標準建設。綜合考慮職住比、產居比、軌道覆蓋率、公服配套率等因素,全面構建“15分鐘公服圈”。  
2.打造綠色便捷的交通通勤場景。全面構建“軌道+公交+慢行”的綠色交通體系,豐富市民多元化綠色出行選擇,以職住平衡理念優化單中心交通聚集格局,深入推進軌道交通“四網融合”,發展多制式軌道交通,加速地鐵線網加密、延伸和軌道公交一體化換乘,增強綠色交通分擔能力。結合城市規劃建設,布局新能源充電樁、充電站,提升新能源安全供給能力和保障水平。  
3.打造綠色高效的生產場景。以產業功能區和產業社區為載體,堅持整體策劃、連片打造、系統集成,推動生態、形態、景觀、經濟價值融合,促進人、城、境、業高度融合統一。以健康、舒適、綠色為導向,優化地下空間環境,推動地下空間從支撐城市運行的單一功能向多元復合功能轉變。  
4.打造綠色宜人的休憩場景。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推進園林綠化提檔升級,以重大生態項目為紐帶,結合公園和綠道建設,推動文商旅體高度融合,創構生態投資和價值轉化的新范式,構建“景觀化、景區化、可進入、可參與”的活力游憩場景。  
四、支持政策  
(一)在滿足國家、省、市相關標準和城鄉規劃要求的前提下,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的建筑物外墻保溫層的建筑面積不計入容積率;首層架空部分作為綠化、停車、通道等公共活動使用的建筑面積不計入容積率。  
(二)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實施屋頂綠化、垂直綠化的,按一定比例折算附屬綠地面積,折算計入綠地率。  
(三)設立綠色建筑發展專項資金,對高星級(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A級及以上標準裝配式建筑等示范項目和獲獎項目予以獎勵。用好現行政策支持綠色建筑發展,將綠色建筑發展納入我市科技、人才、產業等政策支持范圍。用好國家綠色發展基金,以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方式設立成都市綠色建筑發展基金。  

(四)發揮政府采購的示范引領作用,在政府采購工程中試點推廣綠色建材應用,探索選擇部分通用類綠色建材實施批量集中采購。  
(五)A級及以上標準裝配式建筑項目支持采用裝配式建筑工程總承包模式(EMPC)進行招標,支持建設單位與供應商建立直接合同關系,減少總包、分包等中間環節。  
(六)制定成都市BIM技術應用費用計價參考,政府投資項目BIM技術應用費用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中單獨計列。  

(七)鼓勵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研究開發綠色建筑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相關研發費用可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稅前加計扣除等優惠。對實施綠色建筑項目企業和經認定的新型墻體材料、廢物利用比例符合要求的資源綜合利用建材,按規定落實稅收優惠政策。  
(八)鼓勵金融機構將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等建筑項目納入綠色金融重點支持范圍,引導和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和企業發行綠色債券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建筑項目。  
(九)將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等建筑項目納入商品住房“限房價、定品質、競地價”統籌考慮,建立房價地價品質聯動機制。  
(十)通過驗收的高星級(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A級及以上標準裝配式建筑等建筑項目獲得市級以上行政機關或依法設立的群團組織合規設立的表彰、獎勵或被評為示范項目的,其建設、設計、施工單位可獲得建筑市場主體信用評價加分。項目取得綠色建筑標識認證并繼續開展綠色建筑業務的建設、設計、施工單位,在資質升級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或加分。推動綠色信用信息向征信系統、征信機構開放,并與工程項目招投標掛鉤。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協調。健全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統籌協調機制,市級相關部門和各區(市)縣按照職能職責,制定實施方案,明確任務分工,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二)強化多元供給。堅持政府主導、市場主體、商業化邏輯,充分利用城市機會清單、“場景營城產品賦能”“雙千”發布會等平臺動態發布綠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應用場景和投資機會清單,積極引導多元化市場主體參與綠色建筑發展。  
(三)強化監測評估。建立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全產業鏈條、全壽命周期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健全統計機制,加強監測分析。建立綠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評估指標體系,定期開展建筑業發展質量評估,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四)強化監督管理。建立綠色建筑全過程監管機制,推進綠色建筑相關標準規范在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各審批階段落實。  
(五)強化督促落實。將綠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納入全市目標考核體系,加強對市級相關部門和各區(市)縣的督導考核,及時通報相關情況,總結推廣經驗做法。  
(六)強化宣傳引導。創新宣傳形式和載體,利用專題培訓、專家講座等多種形式宣講解讀相關政策,定期編制綠色建筑典型項目案例集,提高社會各界對綠色建筑的認同度,營造良好氛圍。  
本實施意見自2021年9月25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1年8月24日


020-2209 3641 1602970120@qq.com 留言咨詢 在線咨詢
 

首 頁 關于協會 政策法規 新聞資訊 技術與產品推介 專家庫 資料下載 會員服務 聯系我們

導航
×